
一直以來,傳統能源建設碳排放強度大,對生態系統影響明顯,如何權衡“傳統能源與清潔能源”的環境、生態與碳風險,已經成為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的重要科學依據。 開展“傳統能源與清潔能源”能源發展的環境、生態與碳風險比較研究,既有理論價值,又有突出的實踐需求。相關調研與對策研究顯示,青海在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上已有良好基礎,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改良了建設區的地表生態環境,尤其是水電建設庫區還明顯改善了小區域氣候條件,保護了高原凍土碳匯,防控了高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國家在青海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受當地經濟落后的制約明顯,地方政府和民營投資明顯不足,須加大國家投資力度,為大量民營投資創設更寬松的投資環境,也可放開對境外投資限制。要加大全國特高壓“高速電網”投資建設,提升可再生能源輸送能力與占比。突破青海清潔能源外送瓶頸,提升現有“青豫直流”通道送電量,推進“青豫直流”二期建設,提高青海綠電外送消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