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牟治平表示,“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在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廣州的重要任務,廣州市發展改革委會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繡花功夫”深化營商環境改革,近年來取得明顯成效。2018年,廣州被納入廣東省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廣州開發區獲批建設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去年底,廣州入選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廣州發展改革委充分利用先行先試契機,從市場主體視角不斷加大改革力度,連續兩年在國評中位居前列、在省評中排名靠前。今年以來,廣州發展改革委先后出臺“供應鏈暢通13條”“服務業紓困53條”“穩經濟152條”,堅持以更好營商環境努力克服疫情對市場主體造成的沖擊。一季度,廣州GDP實現同比增長4%;截至5月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09萬戶,營商環境穩企暖企援企安企作用不斷顯現。記者在會議現場了解到,廣州市打造營商環境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 高位統籌推進,為全市營商環境改革提供有力組織保障。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頭號工程”,成立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高位推進各項改革落實落地。成立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咨詢委員會、法治聯合體,整合專業資源,為營商環境改革貢獻智慧。建立健全市領導定期調度工作機制,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訴求,協調解決跨指標、跨部門、跨領域問題。 迭代升級改革,為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2018年以來,廣州逐年迭代實施營商環境1.0至5.0改革。1.0改革聚焦行政審批領域“簡政放權”,2.0改革瞄準重點領域“指標攻堅”,3.0改革推動審批服務跨部門“流程再造”,4.0改革下足“繡花功夫”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今年1月,印發《廣州市建設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啟動實施5.0改革,創新推出299項改革舉措,以創新試點為牽引,以“激發活力”為主線,著力打造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策源地”和“試驗田”。 扎實迎評促建,把“以評促改、以評促優”貫穿改革全過程。充分發揮營商環境評價的引導和督促作用,對標最高最好最優,連續兩年全部指標獲評全國、全省標桿。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改革舉措,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推出“用地清單制”,幫助企業在取得地塊時即明晰指標參數、進行工程設計,作為最佳實踐向全國復制推廣;在數字賦能營商環境方面加快探索,運用區塊鏈提高招投標效率、推進智能通關、建設智慧法院、深度應用電子證照等4條經驗做法,入選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評估創新舉措;在對標世界銀行評估體系改革方面大膽探索、敢闖敢試,“電子政務”“納稅”“獲得電力”3項指標獲財政部推薦,在財政部聯合世行舉辦的優化營商環境國際經驗交流會上,代表中國向世界介紹改革經驗。 突出試點示范,在營商環境改革征程上建好橋頭堡、勇當排頭兵。依托廣州開發區建設全國首個“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范區,形成“一門式”政策兌現、全鏈條人才服務、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智能秒批等改革品牌,39條創新舉措在全省復制推廣。依托南沙區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全力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累計形成789項自貿區制度創新成果,無證明自貿區、全球質量溯源等近30項實踐經驗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