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積極引導當地企業通過舉辦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等途徑,助力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圖為北張莊子村村民劉勝花在當地一大豆蛋白生產企業車間工作。新華社
本報訊 記者高楊報道 近年來,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牢記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堅持高質量主題,強化“三鏈協同”“五優聯動”,走出一條產業發展強、帶動作用好的山東糧食安全之路。全省糧食產業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為端牢中國飯碗展現出大省擔當。 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偉華在近日召開的“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山東省糧食產業具有四個顯著特點:規模大、企業多、實力強、品牌響。 在規劃引領方面,《山東省“十四五”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發展規劃》專章布局“建設糧食產業強省”,提出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齊魯糧油品牌新引擎、主食產業新高地、“中國食用植物油田”和實施“糧芯計劃”等具有引領性、前瞻性的舉措任務,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典型帶動方面,山東省充分發揮典型市、縣、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支持以各自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依托,擴大產能、提檔升級、做大做強。在平臺助力方面,做好展會展銷、用好科創中心、抓好宣傳推介。在服務保障方面,抓收購,助力農民增收;抓應急,強化保供穩價;抓監管,維護市場秩序。 王偉華表示,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還將重點推進儲備、產業、供給、要素高質量發展。 ——在“儲備高質量”上,山東進一步調整優化地方儲備糧規?偭、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指導各地通過品種串換等方式,適當增加玉米、大豆儲備,同時按要求充實成品糧油儲備。改造提升儲備設施,完成好236萬噸倉容升級改造和新建擴建任務,持續做優筑牢“壓艙石”“穩定器”。同時,深入推進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建設,加強穿透式監管,實現政策性糧食信息化監管全覆蓋。 ——在“產業高質量”上,山東以優質糧食工程、齊魯糧油品牌“雙引擎”,推動糧食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省級示范項目建設,認真做好項目入庫工作,緊盯項目質量、安全進度,加強督促指導和績效管理,確保落地見效。深入挖掘各地亮點做法,加強經驗交流和典型培育,強化示范帶動。全面升級“齊魯糧油”公共品牌,豐富內容、創新形式,線下開展“中國行”“六進”、產銷協作和博覽會等推介活動,線上發揮好“好糧有網”平臺功能,全面塑造“好品山東”糧油優質形象。按照“1+N+N”品牌戰略規劃,指導有條件的地區打造區域糧油公共品牌,引導糧油加工企業提品質、樹品牌、強產業。 ——在“供給高質量”上,山東鼓勵支持企業延伸產業鏈、創新價值鏈、豐富供應鏈,提升精深加工轉化率、循環利用率,增加優質糧油產品供給,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健康化、品質化的消費升級需求。完善山東糧油團體標準體系,開展好糧油產品遴選工作。 ——在“要素高質量”上,山東鼓勵小麥、玉米、大豆、高油酸花生油四大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強化關鍵技術科研攻關,辦好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山東主會場活動,開展科技“三對接”和人才供需對接。深化人才興糧興儲,指導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創新辦學理念、提升辦學質量、優化學科建設、再創新優勢辦好高質量教育,做好行業人才推薦選拔工作,積極組織參加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和一批“糧”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為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提供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