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張 超 張文燁
遼寧省工業門類齊全、重工業基礎雄厚,是傳統的工業大省。不久前召開的遼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啟動“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號召全省大干三年、奮斗三年,實現振興新突破。遼寧明確要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工業,推進冶金產業精深加工,強調發揮教育、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增強教育服務發展能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發展新動能。 振興經濟首先要振興產業,產業突破首先要優勢產業突破。冶金產業是遼寧的傳統優勢產業,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2年,全省生鐵產量、粗鋼產量、鋼材產量都居全國第四位。面對振興發展新階段新任務,著力做強冶金產業精深加工,建設世界級冶金材料產業基地,對于發揮遼寧產業基礎優勢,做好結構調整大文章,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做強冶金產業是維護產業安全的必然要求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為東北地區謀定了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定位,為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維護產業安全,關鍵是提升產業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滿足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的需求。 冶金產業是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為現代工業、交通運輸、基本建設等提供原材料。遼寧是冶金工業大省強省,在維護產業安全上具有明顯優勢。一是體現在能夠提供豐富的鐵礦、菱鎂等礦產資源,其中鞍鋼的鐵精礦產量位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五,已成為保障鋼鐵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穩定器”和防范市場周期性波動風險的“壓艙石”;菱鎂礦資源占全國86.1%,排名全國第一。二是體現在整體優勢突出,產業鏈條完整,從鐵礦石到特種鋼再到國之重器,產業體系完備,上下游承接度高,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三是體現在冶金產品上,可以為市場提供高品質鋼材、高精度金屬材料。維護冶金等產業安全,既是遼寧省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也是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新突破的重大機遇,有利于揚優勢、鍛長板,謀劃建設富有時代感的高質量項目。 推進冶金精深加工是加快產業振興的戰略選擇
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一直是遼寧工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冶金產業是傳統行業,從全國來看,粗鋼等低附加值產品一度出現產能過剩,卻常常供不應求。因此,發展現代冶金產業必須把精深加工作為重要方向,著力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加工深度精度,延長加工鏈條,提高產業豐厚度,促進冶金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要準確對接國家戰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增強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面向航空航天、高技術船舶、石化等領域高端制造和戰略新興產業對材料的需求,重點發展以高端裝備用鋼、海洋工程用鋼、新一代建筑用鋼為代表的高品質特殊鋼材料,大力發展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等高性能有色金屬材料,推進高品質銅加工、鎂合金加工產業發展,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產品,使遼寧冶金的顏值更高、筋骨更壯、成色更足。 二要聚焦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冶金產業深度融合。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與冶金制造流程各環節融合發展,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發揮冶金產業數字化的場景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針對“老字號”鋼鐵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利用“5G+工業互聯網”,加快建設涵蓋礦山、煉鐵、煉鋼、軋鋼等全流程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三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引領冶金產業綠色化低碳化。冶金產業是高耗能產業,流程長、工序多、安全環境壓力大。要及時淘汰高耗能低效率設備,加快推廣國內外先進節能、節水、節材技術,推動高耗能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加快老礦山綠色轉型,通過生態重建、轉型利用、自然恢復等方式,修復生態環境。推動冶金低碳工藝革新,建設綠色低碳示范工程,打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工廠,推動冶金產業向節能環保型綠色冶金轉變。 四要推動冶金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化發展。鋼鐵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區域號召力、專業影響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形成上下游產業深度合作、互利共贏的產業聯盟,吸引下游產業發展鋼材精深加工,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產業集群規;。同時,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工業“六基”,組織協同攻關,建立“整零共同體”,形成以頭部企業為主體、鏈條企業集聚的產業集群生態圈。 深化產學研合作是推進冶金精深加工的重要驅動力
做強現代冶金產業,離不開創新驅動、科教引領和技術升級,離不開教育、科技、人才支撐產業創新發展。要全力推進冶金頭部企業如鞍鋼集團與東北大學等著名高水平大學、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形成產學研合作聯盟,充分利用各方優勢力量,通過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謀劃建設一批高水平中試基地和工業示范線,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加快科技成果本地產業化。 地處遼寧的東北大學,是國內高水平的冶金專業高校,涵蓋了從地質到采礦、選礦,從冶煉到軋制,從材料到機械全產業鏈的優勢學科專業群,擁有一批冶金學科國內最高水平的院士專家,是做強冶金產業的強大后盾,是推進冶金精深加工的重要人才支撐。建議緊緊依托東北大學等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學科優勢,圍繞冶金前沿引領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和變革性技術,通過組織學科聯合攻關,重點培養卓越工程師,為鋼鐵和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時,要充分用好大數據平臺,實現全流程數據采集、轉換、挖掘以及關聯分析一站式融通處理,以數據科技賦能產業提升。 鞍鋼曾經是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目前粗鋼產能位居國內第二、世界第三。特別是鞍鋼、本鋼重組以來,鞍鋼集團系統規劃鐵礦資源,實施鋼鐵精深加工戰略,著力打造世界級全產業鏈鋼鐵企業。本鋼板材通過生產線工藝調整提高軋制節奏,圍繞汽車板和寬幅高強鋼推出新產品,延長產品鏈,取得新業績。依托龍頭企業帶動,深化產學研合作,遼寧有望加快提升高端鋼鐵產品生產能力,推進有色金屬材料深加工和菱鎂精深加工,打造萬億級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 當前,遼寧冶金行業正在集聚能量、蓄勢待發,鞏固提升老優勢,精心塑造新優勢,將有效助力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東北振興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