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以來,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民政局推行養老服務電子津貼制度,老人可根據實際需求自行選擇上門居家養老服務、入住機構養老服務等方式,實現由“被動式”服務向群眾“主動式”消費轉變。圖為在杭州市臨安區太陽鎮上太陽村,助老員給82歲的何冬書老人(右)上門量血壓。新華社
本報記者 | 程 暉
8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的通知,出臺包括房租減免、稅費減免、社會保險支持、金融支持等26條政策措施紓困扶持養老托育服務業。 聚焦“一老一小”關乎民生最脆弱最柔軟群體
“這次出臺的《政策措施》體現了‘!奶攸c!敝袊暧^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璐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受疫情反復波動、經濟下行壓力等多重影響,多個行業發展受困。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攬子穩經濟政策,包括對22個困難行業企業緩繳社保政策,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企業和個人的金融幫扶政策,針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紓困政策以及能源保供專項債政策等!霸诿裆I域,聚焦具體行業領域而‘專門’推出的系列紓困政策,實屬難得。一方面,這是由于‘一老一小’關乎民生最脆弱、最柔軟的群體,‘行業不大但牽動人心’;另一方面,養老托育服務從業機構和企業大多屬于中小微企業,在疫情影響下,生存多艱,確需幫扶! 國內調查顯示,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的需求。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養老托育服務業面臨較多困難。湖北育嬰行業協會會長黃明就告訴記者,國內的托育機構大多為民營,資金實力并不強,如果因為疫情關停一兩個月,不僅沒有收入,而且房租和人員工資等仍需要支出,損失的可能就是一整年利潤!斑@對于托育機構來講壓力太大了,也導致目前出現了有實力的機構在苦苦堅守、眾多中小機構正逐漸退出市場的情況! 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推出了20項具體措施落實生育支持政策。在黃明看來,此次新出臺《政策措施》對《指導意見》中的相關政策作出了進一步的細化和落實!氨热,《政策措施》要求,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屬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范疇、承租國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其中承租國有經營用房的,各地區可在此基礎上研究出臺進一步減免措施。這就是一條非!饪省恼! 涵蓋用房、稅費、社保、金融、防疫等多個支持領域
“這次出臺的《政策措施》體現了‘全’的特點,涵蓋了用房、稅費、社保、金融、防疫、債券、人才、業態等多個支持領域,體現出對養老托育行業所面臨困難的系統解決方案!崩铊淳唧w分析說,《政策措施》既提出了繼續按規定實施2019年發布的《關于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也參照各部門針對22個困難行業企業的社保緩繳政策提出了醫保緩繳3個月、養老保險緩繳至2022年底的社保政策以及2022年針對小微企業減半征收“六稅兩費”等稅費政策。 比如,在房租減免措施上,《政策措施》明確,鼓勵非國有房屋租賃主體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合理分擔疫情帶來的損失;非國有房屋減免租金的出租人可同等享受減免當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銀行優惠利率質押貸款等各項政策優惠;有條件的地方要采取管用舉措,支持非國有房屋出租人減免租金。 在稅費減免措施上,《政策措施》要求,2022年,各地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托育服務機構按照50%稅額頂格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稅兩費”。 在社會保險支持措施上,《政策措施》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等。 “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刺激,養老托育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但是要進一步做大,融資需求十分迫切。這次《政策措施》對于金融支持措施十分詳盡,共有6個方面重要措施!秉S明提到,如開展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支持金融機構通過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向普惠養老服務機構提供貸款等;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繼續按市場化原則與養老托育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含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自主協商,對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努力做到應延盡延,延期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不超過2022年底;鼓勵地方結合財力實際,給予養老托育服務機構貸款貼息支持;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按市場化原則為養老托育服務機構提供融資增信支持,積極為受疫情影響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支持等;養老服務機構的綜合責任保險承保機構,2022年對養老服務機構提升理賠效率、應賠盡賠。鼓勵地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按照競爭擇優原則,為托育服務機構提供相關保險等;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養老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
細化支持政策,創新紓困手段
“這次出臺的《政策措施》還體現了‘細’的特點。其實際上相當于在國務院一攬子紓困政策框架下,對養老托育行業進行紓困的細化‘實施方案’!崩铊凑劦,《政策措施》提出的具體舉措非常細致到位。包括“養老托育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欠費不停供’政策,設立6個月費用緩繳期,緩繳期間免收欠費滯納金”“對不裁員、少裁員的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養老服務機構的綜合責任保險承保機構,延長保單到期日或延期收取保費”等。 “針對養老托育行業的特殊性,《政策措施》提出了不少創新型支持政策!崩铊刺岬,如《政策措施》特別針對防疫提出了若干條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在物資調配、轉運隔離、醫療救治等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方面對養老托育服務機構予以傾斜,提供技術支持和必要保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疫情防控規定組織轄區內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定期開展核酸檢測,并視情況增加檢測頻次;養老托育服務機構按規定儲備必備防疫物資,引導公益慈善組織為養老托育服務機構捐贈防疫物資;對因疫情防控要求實施封閉管理、無法正常運營的養老托育服務機構的防疫物資、消殺支出,地方人民政府可給予適當支持;地方各級民政部門視疫情情況,除涉及安全管理情況外,適度考慮疫情對養老服務機構滿意度評價的影響,合理調整運營補貼發放條件,推動及時足額發放運營補貼等。 此外,《政策措施》還提出了心理輔導等創新支持政策。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心理醫生、社會工作者等團隊,通過現場或視頻方式,根據需要及時為不具備心理咨詢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幫助緩解入住老年人及員工因長期封閉出現的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鼓勵餐飲企業為不具備餐飲自制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和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地方可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對老年人助餐服務給予適當支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