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2022世界半導體大會”在江蘇南京開幕。圖為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珂在創新峰會上作“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展望”主題演講。主辦單位/供圖
本報記者 | 王曉濤
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2022》咄咄逼人,要求大的芯片企業限制在中國的投資,此舉對我國芯片產業影響幾何? 倍受市場追捧的芯片,近期很多開始大幅降價,甚至有媒體稱降了10倍,去年火熱異常的芯片難道真的開始遭受市場冷遇跌入了下行軌道? 集成電路多年來穩居我國進口商品第一大門類,去年進出口逆差近2800億美元,整個行業是不是做得太差了? 8月中旬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22世界半導體大會”上,上述熱點問題顯然都是無法回避的。大會首日的創新峰會上,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珂在“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展望”的主題演講中,在發布《2022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報告》的同時,對這些熱點問題也都一一作出了回應。
對美法案沒有必要過于恐懼
當地時間8月9日上午,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2022》。該法案不僅提出要對芯片行業補貼527億美元,而且要求大的芯片企業支持美國,限制在中國的投資。幾天后,美國又宣布將對四項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其中包括設計具有gaafet(全環繞柵極技術)結構的集成電路所必需的EDA軟件、以金剛石和氧化鎵為代表的第四代半導體材料等。 據了解,美國此次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限制,主要集中在10納米以下的領域。 “根據對去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統計,10納米以下的芯片產量只占5.9%!崩铉娣治稣f,芯片在中國市場應用的層級,水平可能和世界齊平甚至更低些,因此可見國內對于高端制程芯片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目前,全球半導體的產能主要集中在10納米到25納米的區間段,主流制造工藝是22納米。而在摩爾定律的不斷演進中,如今反應最準的產品是CPU和存儲器,F在CPU在勉強增長,臺積電宣布有了7納米產品,但是存儲器因為線寬做不細,存在所謂的摩爾定律漏電問題,因此停留在了22納米上!鞍雽w技術在往前演進,但過去已有的許多并沒有被淘汰,特別是對于汽車電子芯片,28納米和40納米就足夠用了!崩铉嬲f。 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去年依然如此,占全球市場規模的1/3。美國在全球市場中的占比是15%左右,市場規模只有中國的一半。另外從產能上分析,去年中國半導體的產能在數量上全球最大,占22.5%,中國臺灣占18.6%,美國占10.3%!爸袊雽w的市場規模是美國的兩倍,雖然其中大部分可能是中低端,但畢竟產能也是美國的兩倍,因此我們對于美國的行為沒有必要過于恐懼”,李珂的結論是“我們的需求也好、供給也好,基本上都在國內,我們真正受到限制的終端就是那一點點所謂的高端智能手機,但如果你不打游戲,又怎會需要那么先進的手機呢?” 李珂認為,就行業的國際化而言,產業發展最終還是要依靠國際合作和國際分工,大家共同促進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共同促進中國半導體或者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實現長期的合作共贏。
以平常心看待半導體增速變化
眾所周知,去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大家過了一陣好日子。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5559億美元,市場增長26.2%!叭ツ瓴⒉皇窃鲩L最快的年份,因為10年前還有增長31%的時候,但是由于全球缺芯,企業掙錢的效應卻是10年前無法比擬的!崩铉嬲f,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增至5976億美元,增長率為7.5%。 最近一個月,半導體市場變化巨大,一些大廠在砍單,很多芯片在降價,有的媒體甚至稱價格降了10倍,不過,李珂對此不以為然。他說:“半導體先漲了20倍,即便現在降了10倍,比過去還是要貴!睂τ诤芏嘧悦襟w報道的觀點,他認為有些信息不太準確,可能有失偏頗。 據統計,今年年初世界半導體的增速超過10%,達到了兩位數增長,現在預計全年增速大概只有7.5%,和去年的26.2%相比,增速快速下滑。對此,李珂認為,人們要以一顆平常心看待數據的變化,“7.5%的增速在過去10年或者過去20年中還是不錯的,因為過去有過3%、1%,甚至是負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各地區和國家半導體市場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歐洲同比增長27.5%,美洲同比增長27.3%,日本同比增長19.7%。從產品的角度看,模擬電路和存儲器是帶動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模擬電路去年成為市場增長的領頭羊,這是很少見的!崩铉嬲J為,這不會只是去年的一個短暫現象,很可能成為未來長期發展的趨勢。 “在真正的大數據時代,需要的是存儲能力,面對短視頻或者大量的PPT,誰會去刪除自己的電腦文件呢?誰又會有時間去清理自己的微信呢?”因此,李珂認為,對存儲器的需求應該也會保持長期增長。 從應用的角度看,去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無疑是汽車半導體,37%的增速超過其他各個門類!斑^去我們說汽車半導體規模小所以增速快,但是去年全球汽車半導體的市場規模將近700億美元,占整個市場的近13%,它已經成長為具有相當體量規模的市場了!崩铉嬲f。 李珂表示,賽迪顧問預計,今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達到21122.1億元,這是一個“龐大且持續穩定增長的市場”。 有自媒體說,中國受疫情影響對芯片的需求降低,加之中國產業雄起,導致今年芯片的進口量下降了!靶酒倪M口數量是下降了,進出口看的是金額,進口二極管和CPU能一樣嗎?”李珂專門澄清說,今年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為2106.9億美元,依然在增長,同比增長6.4%,顯然高于上半年的GDP增速。 有專家說,“咱們做了這么多年的集成電路,去年4337.3億美元的進口額,仍是進口商品的第一大門類;今年上半年,盡管石油價格瘋漲,但集成電路還是超過石油,穩居第一大進口商品!崩铉嬲J為,對此要動態地去看,今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金額779.3億美元,同比增長15.9%,遠高于同期6.4%的進口增速。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年復合增長率為13.6%,同期出口額年復合增長率為21.4%!斑^去5年,出口增速是遠遠高于進口的,也印證了我們產業在不斷成長! 同時,我國去年集成電路出口額為1553億美元,這與4337.3億美元的進口額相比,似乎整個行業做得太差了!叭ツ昝绹募呻娐烦隹陬~是540億美元,韓國是820億美元,日本是340億美元,3個國家加起來是1700億美元,我國去年集成電路的出口額是1553億美元,我們的實力很弱嗎?”李珂反問道。 對中國集成電路行業來說,去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產業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0458.3億元,同比增長18.2%!捌鋵嵨覀兘洺Vv發展強也好、發展弱也罷,中國有多少個1萬億元的產業呢?因此對這個成績還是要加以認可的,而每年保持近20%的增速也是難能可貴的!崩铉娓锌。 當然,從國內集成電路主要產品的門類情況看,我們也有遺憾。2021年,我國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為721.4億元,同比增速為18.2%,其實并不是很高,而市場份額只有3.7%。用李珂的話說,就是“國內汽車半導體還沒有迎來發展的春天”。究其原因,主要是車規級芯片進入門檻高、認證周期長,因為產品沒有車規級認證,即使有訂單也拿不到。
馬太效應將是行業長期趨勢
據統計,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額為4519億元,同比增長19.6%,代表企業是上海韋爾;制造業銷售額為3176.3億元,同比增長24.1%,代表企業是中芯國際、安世科技、華虹和華潤;封裝測試業銷售額為2763億元,同比增長10.1%,代表企業是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和華天科技。 其中,長電科技因為國際化并購,現在已經和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拉開了距離,其主業銷售額(303.45億元)比通富微電(155.55億元)和華天科技(119.11億元)的總和還要多。李珂認為,我國半導體行業要走規;l展的道路,“設計、制造、封測是集成電路的三大領域,現在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是隨著大浪淘沙和未來的演進,再過5~10年,無論國內還是全球,整個行業的馬太效應肯定都將是長期的趨勢”。 最后,李珂表示,摩爾定律失效可能也就是10年以后,未來我們比拼的可能就是繞道或超越摩爾,靠的不是大規模的設備、大規模的投資,而是大家的腦子,核心競爭比拼的還是人才,而真正的新興應用則是繞道或超越摩爾的主戰場。
|